
Wu Muye
Piano Recital



从巴黎香榭丽舍剧院到央视春晚,
从阿那亚孤独图书馆到喀什棉纺厂,
从杭州西湖到北京故宫,
国际钢琴艺术家吴牧野不停歇地以赤诚之心,
在黑白琴键上演绎内心的多彩。
多彩,是眉角眼梢的纯粹与热情,
是提及爱宠时的宠溺和柔软,
是自喻“粗犷”的幽默,是刻进骨子里的浪漫,
是为古典演绎先锋,
为民族作感性与理性融合的解答。
少年赤子,张弛有度。


“再见”贝多芬。
你好,李斯特
· 此去经年,不听不行
几日后,吴牧野将携“贝多芬巅峰作品选”返场沪上
而后开启全新巡演“强者独白Ⅱ·李斯特巅峰作品选”

“再见”,是最后再见,也是再次见。上周,于细雨中的南昌完成呐喊后,时隔四个月,吴牧野将于10月6日携贝多芬“巅峰之作”返场沪上,这也将是“强者独白”在上海的最后一次演出。
上海场后,将于10月10日“独白”于南京,再于某“特别城市”(文末有剧透)做Ending场演出后,这一巡演即告终结。


巡演幕后
从冬末春初,到秋末冬初,至此,隐忍与执著酿成的“悲怆”、与坎坷命运酣畅斗争的“暴风雨”、静谧美好的“月光”以及高度奋发的“热情”,都将告一段落。
错过这一场,想要再欣赏吴牧野贝多芬这套奏鸣曲,不知道要等多久。吴牧野与乐圣贝多芬跨越世纪的“同龄对弹”、“强者对白”,这一场狂热的贝多芬“风暴”,此去经年,不听不行。


2018年的舒伯特,2019年的肖邦,2021年的贝多芬……吴牧野每年呈现的大师作品,都是巡演搭配专辑,意在传承钢琴艺术。吴牧野的乐迷中有许多正走在钢琴学习之路上的朋友,他们跟随吴牧野演出节奏的同时,也在循序渐进地理解着古典音乐艺术。
告别贝多芬后,吴牧野透露,其将开启新一轮巡演,与历经210年而不朽的“钢琴之王”李斯特对白。
吴牧野于北京国家大剧院返场演出李斯特的《钟》
吴牧野于法国求学期间便师承李斯特“嫡传弟子”雅克·鲁维耶,此次巡演即欲传承并重新诠释李斯特的巅峰乐章——九首选曲,体裁纵揽奏鸣曲、狂想曲、圆舞曲、夜曲种种。
选曲中既有写尽文学意象的《浮士德》《梅菲斯特》《但丁》,又有梦幻抒情的《爱之梦》《奉献》《安慰》,两首《匈牙利舞曲》鲜明质朴而又风情万种,有着深层的民族共鸣......

吴牧野将一改内敛温柔的风格,“魔鬼”与“天使”共舞,带来强烈且震撼的钢琴之夜。颇为偶合的是,新一轮巡演的主视觉海报为艺术家赵一浅的作品,名亦为《强者独白》,也为这一场“独白”添了几分新鲜色彩。
首批公布场次
12/17 国家大剧院;1/1 南宁剧场
1/8 哈尔滨大剧院;1/14 上海音乐厅
1/16 合肥大剧院;1/22 成都四川大剧院

声浪到声浪,个人的“小史诗”
· 一个声浪到另一个声浪的衔接
“噢!这是一个很大的故事。”


身边有位古典乐爱好者,闲时若想听德彪西或是贝多芬的《月光》钢琴曲,她一定会想起吴牧野。这位《世界报》笔下的欧洲钢琴界“金手指”所演奏的诸多作品,已成为钢琴演奏艺术中里程碑式的表演范本,也是其个人代表作的一部分。

WUMUYE
演奏顶尖作曲家的作品,极其考验演奏者的演奏功力、对曲目的把握,而“完美钢琴家”吴牧野似乎总能以极致的触键方式、张弛有度的音乐性,在“忠实还原”与“个人灵性”之间做出风格。


再听吴牧野演奏的肖邦圆舞曲,翩迁的音符,细腻的感性,漂亮的回旋,举手投足之间的贵气和诗意,无限接近肖邦音乐的本质。于是,频频有人赞誉其为全球“最重要的肖邦演奏家”。心想,身负这样高度的“标签”,多少会有些恃宠而骄吧?吴牧野没有。
他总是游离于外界给予的赞誉,始终专注于自己的艺术世界。“我们看一部电影,比如一部超级大的史诗,它分三部曲、四部曲、五部曲,但总得在完结之后才惊觉,‘噢!这是一个很大的故事。”
吴牧野希望外界对他的认识,是长期的、循序渐进的,是一个声浪到另一个声浪的衔接。他在一步步建造着个人的“小史诗”。


最近,吴牧野本人还为某部电视剧创作了片尾曲,吴牧野坦言,“创作也是我未来的一种走向,因为我内心有很多故事想要讲,所以我也会通过其它平台去讲故事。当然,是在保证我自己的钢琴艺术的前提下。”

“希望你看到音乐形象里的戏剧色彩”
· “我其实也是演员的一种”
“肖邦已经死了,不要encore可以吗?”

不管是《悲怆》里“命运遏制住咽喉”时的疼痛、奋进,还是沉醉于《月光》时柔情与细腻,吴牧野在处理曲与曲之间的情感冲突时,都有一种场景化的“戏剧性色彩”,但这种戏剧性却是绝对真实且热烈的。

当然,吴牧野的戏剧没有显性的台词,但触键的强弱,音符的分隔或绵延,身躯的微妙震颤,都是吴牧野戏剧故事里的能指符号,是最当下的情绪表达。极度的沉浸让乐谱上毫无生气的音符有了无穷尽的画面感,是情感的戏剧张力。


Recital
此前,在国家大剧院演奏肖邦圆舞曲全集时,吴牧野极尽赤诚、情难自已,过程中手捂心脏三次。肖邦充满诗意的忧郁、惆怅和疼痛,在彼时的吴牧野身上再现。“肖邦已经死了,不要encore可以吗?”不要encore,不要惊醒已完结的梦中梦。

拒绝“涂脂抹粉”,浪漫不死
· 新一轮巡演的主题是?“浪漫”。
情感浓烈,又浪漫得毫无破绽

“贝多芬巅峰作品选”巡演结束后,吴牧野将在12月底开启新一轮的巡演。问及新一轮曲目的选择,吴牧野脱口而出两个字,“浪漫”。这位法国钢琴学派出身的钢琴家,皮肤、骨骼、气息永远也丢不掉这两个字。

“钢琴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乐器,它非常的热烈,又有一种魅力的高冷,我追求这种纯粹的琴弦之间所触碰出的一种美,包括内心剧烈的抗争,也带着一种‘修饰的美’。”他的浪漫,由中央音乐学院傍晚六点后的“612号琴房”而来,由塞纳河畔左岸而来,由日常点滴而来,刻进骨子里。

在艺术上不为流俗,赤诚地对话。如在演绎贝多芬时,吴牧野坚持选择最难弹奏、对技巧和体力要求最高的四首奏鸣曲,儒雅真诚地演绎。与他交流,你会知其有无限的热忱,被纯粹的、刻进骨子里的浪漫包裹着。他的情感浓烈,又浪漫得毫无破绽。

Stiff style
与钢琴一同上阵的吴牧野,
是古典高贵、优雅自持的
经典钢琴艺术家,
而在生活里,是“少年赤子”。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气味”


吴牧野在巴黎
巴黎温柔缱绻的塞纳河,上海沿街铺满的梧桐,北京秋日飘香的槐花树和参天的白杨……似乎有了具象的事物,记忆也便有了参照物。“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气味’,我是以一种很爱的方式融入到这种气味中,然后把脑海里留下的特殊的感受带给大家。”

而这些特殊的感受,每次都不一样,有趣的、无趣的,灵感乍现的瞬间种种。吴牧野形容其为“充满未知但又一切尽在掌握的快乐”。虽说艺术家四海为家,可吴牧野与上海的缘分,莫名多了许多此起彼伏的韵律。吴牧野长期生活在上海,三年的巡演也都有上海的参与。“上海给了我很强大归属感”。

吴牧野在巴黎
前段时间,吴牧野爱上了公路旅行。“时常乘飞机,容易把‘距离感机械化’”,他喜欢用自己的视界去看大大小小的城市,像贝多芬一样沉浸在自然里,拒绝用“几个小时”去定义旅行。

吴牧野在阿那亚
“我两天能开两千多公里,大江南北都想走一走,很多的音乐灵感都是从自然中汲取的。”于是,吴牧野又满载了非常多的新鲜感和能量,再带回到音乐厅。“对了,我还有一个地方没去过呢,西藏。”
自喻“粗犷”的反差感


如果说上次采访,我读到了“高而不争”,那么这次是“张弛有度”。见多了羽扇纶巾,吴牧野又自言起平日里足够粗犷的日常,席地而坐,爱穿牛仔,喜欢机械,五花八门。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隐去时刻细腻的状态。

前几日的东方卫视中秋梦幻夜,荧幕里的吴牧野演绎着迷人的“月下知音”。而花絮里,却仍旧是个无邪烂漫的大男孩。为这场“水中月”,吴牧野的脚在广富林的湖里泡了五小时,上岸时工作人员问其感受,“我在享受,我从小在海边长大”,藏不住的笑容。

藏有老怀表,也像赤子般追光。吴牧野很在意真实的触摸感,他喜欢收集手工制造的物件。他曾飞赴伦敦的一间古老书店,专为寻觅舒伯特即兴曲失落的三章琴谱。纸张触摸上去有经年的味道,好闻的时光。

谈及爱宠,吴牧野满脸的生动童真。七月份,吴牧野发布的新专辑《肖邦圆舞曲全集》的封面,因为有了其爱宠“欢欢”和“黑豹”的陪伴出镜,难隐生活的生动。“跟动物交流能够锻炼我们的第六感”,不用语言的交流方式,似乎对艺术感知很有作用。
破圈有“度”,古典也先锋


吴牧野与辽篮主帅杨鸣跨界对话
吴牧野在35年的人生里已书写了足够漂亮的履历,却鲜少露面于媒体和综艺面前,在“流量为王”的时代,坦言想要花更多时间做一些内核的事。不过,见过吴牧野在《国家宝藏》、《朗读者》、《视界看中国》等央视清流综艺的表现及在“跨界对话”中的举止,也能知其“新晋钢琴王子”的标签从何而来。



破圈有“度”,他将古典音乐的魅力带至喧嚣中,用音乐里的显山露水与听者沟通。而在古典音乐之外,要论及吴牧野的“破圈”行为,时尚圈必有说辞。这位国际钢琴家很有自己的穿衣之道,作为Giorgio Armani大中华区及亚太区艺术形象大使,他把服饰的搭配也看作身体的一部分。


舞台上“战袍”高贵典雅,巴黎时装周时绅士前卫,私服休闲运动、复古牛仔,都是常态。因坚持锻炼,吴牧野身形清隽,又在长期的钢琴演奏中为身体雕刻进优雅脱俗的DNA,如此,也难免会被时尚杂志“盯”上了。
“完美钢琴家”,不止于音乐造诣

巴黎皇家歌剧院、世界卫生组织日内瓦总部、香榭丽舍剧院……无数世界顶级舞台都见证了“吴牧野”的音乐造诣。见识过世界艺术的魅力,依然说着“本民族的东西的存在是这么的好”的吴牧野,也在诸多国事场合“为国弹琴”。

吴牧野在G20杭州峰会上演奏

吴牧野在浙江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演出中演奏
G20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庆祝香港回归21周年晚会、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晚会等重大活动中,吴牧野都献出惊才绝艳的钢琴演奏。提及“五一”期间飞赴新疆喀什,为棉纺厂工人演奏特别公益音乐会,吴牧野说这是一种在特殊时期的“互相支撑”。


“高雅艺术并非与常人保持‘远的距离’,“高雅”在于精神层面的高端,它是由心迸发出的呐喊,奋发的,自强不息的,走到哪儿都会有共鸣。”

舞台之外,吴牧野也一直投身公益活动。他被世界卫生组织任命为中国健康特使,连续五年参与控烟、艾滋病反歧视宣传等公益项目,这些都是其以赤诚之心去做的事。熟识之后,你会知晓,“完美钢琴家”,不止于音乐造诣。
每次演出前几日,
吴牧野都要“闭关”潜心练琴,
哪儿也不去,谁也不见。
他把钢琴演奏视为一种生活方式,
又极度热爱沉醉于自然的万事万物。
他爱那些细碎的生活气泡,
也爱音乐艺术给予他的精神富足。
你若见他,初见是平和,再见是热情。

点击查看“强者独白·贝多芬巅峰作品选”巡演最后降落的三个城市

Ending场——
海南
吴牧野长大的地方

PianoRecital
wu muye
10月6日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
“再见”贝多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