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南,钢琴琴童越来越多,学琴年龄也越来越小,有的孩子甚至从四五岁就开始弹琴了。但是,有一种传闻称“弹钢琴的孩子很容易得近视眼”,这可把不少家长给吓坏了。从小练钢琴真的会伤眼吗?这种说法究竟有无科学道理?家长应该注意什么?记者从山东省知名眼科专家、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视光中心主任孙伟那里找到了答案。

有媒体报道,一位8岁男孩每天练琴5小时,拿下钢琴十级,眼睛经电脑验光竟达1200度。报道中称,接诊男孩的眼科医生表示,70%以上的琴童都患有近视。
练琴与近视是否有必然联系?记者采访了身边多位从小学钢琴的市民。
小陈是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学生,从6岁开始学钢琴,上大学前每天练琴一到两个小时。她说,练钢琴与近视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如果高强度练琴会对眼睛有一定的伤害。“参加艺考的前几个月,我每天至少练琴6个小时,那段时间经常感到眼睛不适,练完琴看东西也模糊”。
市民小靳以自己的经历力证近视与弹钢琴无关,“从6岁开始弹钢琴,长到16岁都没有近视,当时是练半小时就休息一会。从16岁开始看小说、玩手机和电脑,现在近视500度。山东艺术学院大三学生小苏说,只要练钢琴时调整好凳子的高度,保证充足的光线并适时休息,那么对眼睛就不会有伤害。
记者走访了济南多家乐器培训机构发现,弹钢琴几乎是一项“全民运动”,钢琴培训班里不少都是学龄前儿童。不少家长表示,为了让孩子出成绩,会让孩子长时间练琴,一练就是一个小时很常见。
山东省知名眼科专家、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视光中心主任孙伟介绍,0—6岁是儿童眼睛和视觉功能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屈光度数变化最快的时期。婴儿出生时,眼球较小,眼轴较短,此时双眼处于生理性远视状态。伴随着成长,孩子的角膜曲率逐渐平坦,眼轴逐渐延长,到学龄期逐步完成正视化的过程。正视化后若眼轴持续增长,则会形成近视,而近视一旦形成,是不能治愈的。所以,在孩子上学前,保存足够、适当的远视储备是青少年儿童近视防控的一个重要举措。
孙伟说,琴谱的字通常比较小,孩子练琴过程中边看琴谱边看键盘,而且是近距离长时间看,容易视疲劳。过早且长时间过度练琴,会加速眼球正视化发育,过早消耗完原有的远视,如果不及时纠正,孩子比较容易出现近视。看似是练琴造成孩子近视,其实是早练琴、近距离过度用眼等多种因素叠加,导致的近视。
孙伟说,在练琴过程中,家长们可以通过一些措施帮助孩子保护视力,从而降低近视的发生。
首先,大自然光线能够促使眼底释放多巴胺延缓眼轴增长,白天户外活动能够增加接触自然光线的机会,从而保护眼睛。孙伟建议,可以在早晨、中午、下午的不同时间段,在阳台、有太阳光线照射的窗户边多活动,看看远处。家长每天应保证孩子至少2小时沐浴在阳光下的户外运动。
其次,如果孩子眼球长时间紧盯细小物体,容易导致近视,甚至还会因为长时间紧盯屏幕而导致干眼症。因此,练琴的时长建议遵循“20-20-20原则”,即用眼20分钟,远眺20英尺(6米)以外远处物体,保持20秒,以控制孩子不产生视觉疲劳为宜。
此外,家长还可以通过放大琴谱、调整孩子坐姿以及保证充足光照,来尽可能降低练琴过程中近视的发生概率。
不少家长报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态,帮孩子早早报了各种兴趣班,钢琴、练字和画画更是成为热门。如果孩子长时间处于狭小的室内空间中、近距离用眼、缺乏户外活动,对近视高发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孙伟提醒,孩子在6岁前,视力比较脆弱,在此之前,并不提倡过早地让孩子多用眼,比如学习认字、学乐器看琴谱等,这些都很可能让孩子过早地出现近视。想让孩子学习钢琴等乐器,可以在学习前到医院做个屈光检查,看看孩子是否有容易近视的可能。
孙伟告诉记者,儿童时期应每一年或半年做定期眼检查,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屈光发育档案是给孩子的眼睛做一个发育评估,看看有没有近视、远视和散光等情况的发生。由于六七岁前的儿童大多数是远视眼,其屈光状态会随着眼球的发育而变化,所以,常见的近视眼是可以提前预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