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很多人在小时候都有上过兴趣培训班的经历。
有人学画画、有人学跳舞、有人学钢琴,在过去兴趣培训班仅仅只是为了发展孩子的爱好,培养一门特长而已。
但是现在兴趣已经不再是兴趣。
现在很多人培养所谓的特长,带有更加功利性的目的:
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下取得了优势。
为了能让自己简历更好看,很多人不惜代价发展自己的特长或者补齐自己的短板,以求打开在职场中晋升的空间。
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很多家长尽管不知道孩子未来的人生规划是怎样的,
还是愿意花大价钱培养孩子的特长,觉得多一个特长多一条出路。
这一些行为的作用到底又有几何呢?疯狂的内卷竞争下孩子付出的代价值得吗?
今日有一名网友感慨,自己花了几十万学钢琴,却只能在公司年会表演。
几十万的金钱投入,最终只能换来公司年会上的昙花一现,值得吗?
至少在我看来,是不值得的。
就如同曾经有人花大价钱出国留学,最终只能找到一份月薪2000的工作一样。
在疯狂的内卷竞争下,参与竞争的每个人最终只能收获比原本应得的更低的收益。
几十万的学习成本,已经赶得上很多专业人士的学习成本了,最终却只能在公司的年会上表演。
这就是内卷竞争之下残酷的现实,往往你付出得很多,最终只能获得的却很少。
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每个年轻人,都逃不开内卷化浪潮的席卷,各行各业都是如此。
现在很多家长,在培养孩子时仍然想让孩子全方位发展,成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六边形战士”。
从个人发展的角度上,这是好事。
但是凡事都应该考虑成本和价值的问题,在我看来家长们的这些培养孩子的组合拳并没有落到实处,是不值的。
因为这是一个内卷的时代。
内卷化的时代,就要比谁卷的更厉害
生活在这个社会中,面对内卷化浪潮的冲击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而我们能做的只有从内卷中走出一条路来。
而想要从内卷中走出一条路来就要比谁卷的更厉害。
曾经看到过一张图,一名清华学霸边骑自行车边用电脑跑程序。
能进入清华大学的都是各个地区学霸中的学霸,你说内卷,清华大学学霸之间的竞争比谁都卷。
但是看看清华大学里的学霸是怎么做的?
简单粗暴,用内卷战胜内卷,直接卷出一条路来。
很多人抱怨内卷,并不是真的感受到了内卷的存在,而只是给自己的逃避找个借口而已。
真正内卷的人,比你还要努力。
一个人想要卷出一条路来,就得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而这个清华学霸就是真实写照。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全面发展已然不可能。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长板效应。
所谓的长板效应就是指进入社会后,由于存在社会分工的机制,并不需要你无所不能。
能决定你价值的,是你的长板。
就如那名网友,既然不是专业的从事音乐行业的人,花几十万学钢琴,到头来只是在公司年会上演奏,并不奇怪。
但我想如果她把这笔钱花在提升自己工作能力上,就会另外一番模样了。
因为她的投资并没有投入到她的长板上。
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这个大机器的一分子,在这个社会里工作,不求你十项全能,但求你在自己的领域里精益求精。
把最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对自己最有利的事情上。
说到最后
在疯狂的内卷竞争下,我们投入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所能带来的收益会被削弱。
而我们所能掌握的资源终归是有限的,从个体的角度上讲,我们也很难以一己之力改变社会内卷的现状。
所以我们能做的,只有将手中仅有的牌打好,谨慎地规划好每一笔投入。
把好钢都用在刀刃上,把自己有限的时间精力和金钱,都投入到自己的长板当中。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内卷之中卷出一条路来。
此外,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逃避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们能做的,只有于荆棘之中走出一条路来。
希望你能找到自己的长板,并且努力让他成为你披荆斩棘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