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琴网 - 钢琴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比赛信息 | 家长之窗 | 教育新闻 | 企业新闻 | 琴坛动态 | 演出信息 | 业界动态 | 国内资讯 | 国际新闻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演出信息 > 给孩子报钢琴班却被“鄙视”?兴趣班鄙视链,凸显家长的攀比之风
N.biz | 商业搜索

给孩子报钢琴班却被“鄙视”?兴趣班鄙视链,凸显家长的攀比之风

信息来源:iiippp.com   时间: 2022-10-02  浏览次数:9

  “文/,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对于父母而言,最关注的就是孩子的前途,于是“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便成了所有父母的教育理念,争先恐后地给孩子报兴趣班。

  为了让孩子更出类拔萃,什么冷门报什么,什么贵报什么,不管孩子的兴趣不说,甚至还存在“兴趣班鄙视链”,而曾经一度热门的钢琴居然成了这条鄙视链的最底层。

  给孩子报钢琴班却被“鄙视”?兴趣班鄙视链,凸显家长的攀比之风

  同事刘姐的女儿现在8岁,从4岁开始就在学钢琴,因为女儿喜欢所以风雨无阻坚持上钢琴课,8岁就过了钢琴6级,这让刘姐感到非常自豪,女儿对学习钢琴也是信心满满,兴趣十足。

  但是女儿自从转学到新的小学之后,明显学习钢琴的意愿就没有那么足,仔细一问才知道,女儿在新学校做自我介绍的时候,说自己擅长钢琴,居然被嘲笑了,还有同学在下面起哄说:“妈妈不让跟学钢琴和游泳的人玩”,引起同学们的哄笑。

  女儿第一次觉得自己学钢琴,是件丢人的事情,原来新学校的同学们学习的东西都很“高端”——竖琴、大提琴还有马术之类的。

  这让刘姐百思不得其解,钢琴也是一种乐器,并且女儿很喜欢,学习效果也不错,怎么就成了被嘲笑的对象了呢?了解了兴趣班鄙视链中,刘姐才知道原来自家孩子的钢琴是垫底的。

  钢琴兴趣班为啥被鄙视?多半是家长在作祟,过分攀比要不得

  一、钢琴要求不高

  以前学钢琴的孩子都是家庭条件好的,在别人看来,学钢琴的孩子简直就是王子公主般的存在,但是现在人们普遍家庭条件好,绝大部分都可以送孩子去钢琴班,对家庭条件的要求不高,所以学习钢琴的孩子越来越多,有人开玩笑说班里学钢琴的孩子有一半以上,想登台表演要抓阄。

  另外学习钢琴对天赋的要求不高,只要肯学,勤奋努力也能达到比较高的水准,所以在别人看来,学习钢琴的孩子非常普通,没有什么过人之处。

  所以在其他人心里就会形成一种观念,家庭条件普通,没有什么天赋的孩子才会去学钢琴,因为学不起更好的,也学不会更高端的。

  二、家长们的攀比心理

  前面说到学钢琴对家庭条件和对孩子的要求都不高,于是一些家庭条件好的开始把目光。盯在价格昂贵的冷门兴趣班上,越贵越好越冷门越好,孩子才能出类拔萃。

  经济条件好的,有能力承受的当然就无所谓了,但是有些明显家庭条件不够,但是出于怕孩子输在起跑线的心理砸锅卖铁,借钱也要向其他家长学习,给孩子报昂贵冷门的兴趣班。

  于是就有了《三十而已》中顾佳为了给孩子报马术班,卖掉自己的奢侈品凑报名费,这虽然是电视剧情节,但是却是真实存在的,这明显是家长们的攀比心理在作祟,却忘了兴趣班的本质。

  乍一眼看上去,兴趣班鄙视链带有贬义,其实对娃来说不光是坏事儿

  确实在鄙视链底层的都是学习人数很多的,就差到了普及的地步,那么也就失去了孩子比别人多才多艺的功效,孩子想要展现自己的才艺,也并不是那么容易,因为会的人太多了轮不上,即使运气好轮上了,其他人看台上的表演者,就跟看普通背课文一样,没有新鲜感。

  当人们让孩子学习一些冷门的技能时,孩子能够发光发热,也可能还会因为这一门罕有的技能,让人生的道路更为平坦,在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习一门冷门的技能对孩子来说,绝对是有利无害的。

  当然兴趣班鄙视链的存在,肯定是弊大于利的,它使孩子形成了畸形的思想状态。

  父母们的攀比心理会影响到孩子,在昂贵冷门的兴趣班的孩子们心里,会不自觉地瞧不起学习钢琴小提琴的孩子们,瞧不起他们的家庭条件,也瞧不起他们的技能。

  在兴趣班鄙视链底层的孩子们,就会产生自卑心理,明明是可以让自己增光添彩的东西,却成了让自己抬不起头的根源,这对于那些被迫学习的孩子可能影响并不大,但是对于真心喜欢,下苦功夫学习的孩子们是非常不公平的。

  兴趣班的本质是去学习孩子喜欢的东西,并非是用来攀比的工具,没有兴趣支撑的学习就是在浪费父母的金钱,浪费孩子的精力,给孩子报兴趣班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在这条路上走着走着,就迷失了本心。

  给孩子报兴趣班,要考虑孩子的兴趣还有家庭经济条件,这二者缺一不可,要量力而行。

  留言板话题:你给孩子报兴趣班的标准是什么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钢琴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