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蝌蚪课 · 主播 | 李莹
今天,娃的平衡车骑友们在河边约骑,宝妈们照例坐在长椅上一边聊天。其中一个宝妈说她家娃最近喜欢上钢琴,就想
先在
网上买个电子琴,让孩子先练习。等娃学个所以然,真的可以坚持再转学钢琴。问我怎么看。
我问她,“为什么不直接买钢琴或者租一台钢琴学呢?”
“钢琴太贵,想学就买,舍不得。那么贵的钢琴买回来,万一孩子不学,岂不是太浪费?先练练手,以后再买也一样吧?”
“不,不一样的。”
就像平衡车,娃经常约的骑友有8人骑1998元的某进口品牌,其中3人的父母一开始是给买299元的仿制平衡车的。先买仿制车的父母,也是要嘛舍不得花这个钱,要嘛怕孩子不学浪费钱先买便宜的。但是结果怎么样?当他们看到两种车的差距,看到孩子骑车的差别,还是买了品牌车。且不说买仿制车的钱浪费了,孩子骑仿制车时,和他年纪一样又一起学的,总是比他骑得好,明明比他晚学的,也骑得比他好,这种挫败感已经无法抹去了。这种差距也只能通过更加多的练习来接近了。因为仿制车带来的“后遗症”真的很难消除。
电子琴和钢琴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先学电子琴再转学钢琴,不但会浪费买电子琴的钱,而且会留下很多“后遗症”,是得不偿失的。
虽然两者在表面上很接近,但再好的电子琴,也只是仿,不是真。
仿出来的声音与钢琴真实的声音是不一样的。如果孩子只是玩玩不再学习,那家长可以窃喜,你真的省下一大笔钱了。但如果孩子学下去,长期学习电子琴带来的仿音错觉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声音鉴赏能力。在弹钢琴时,难免把钢琴弹得象电子琴一样,以至于很难在钢琴上找到感觉,甚至永远。
仿出来的琴键与真实的琴键也是不一样的。电子琴无论用什么方法、方式和感觉,音色都差不多,总难免有“电子音”。而且不管按键的力度如何,电子琴所发出的声音、音阶的响度都由电子琴音量决定,不受人控制。
而钢琴则是需要控制按键的力度和技巧来控制音色。人的手指在琴键上的力度、弹性、柔度可以控制声音的响度、音色和情感,敲击琴键的力度和时间不同可以控制余音长短不同。钢琴的踏板还可以产生如颤音、延音等效果。
因此,电子琴(包括电钢琴)按起来一触即发,还可以任性按键,很轻松,不像钢琴要讲究高抬指练习手指力度,孩子根本体会不会弹奏得轻重缓急所表达出来的不同音色和情感。并且学了电子琴以后再学钢琴,很容易因为钢琴按键没有电子琴那么轻松,弹起来比电子琴难、弹不好而弃钢琴只愿意弹电子琴,这岂不是本末倒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