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属于‘80后’,我们这一代人伴着祖国的快速发展而成长,有很大的空间和环境可以去自由发挥。走上职业演奏家道路之后,梦想也在一步步地变得更大、更具体,‘中国钢琴梦’的设想,也是我推广古典音乐梦想逐步实现的过程。”
一席蓝色西装,清瘦身材。语速简洁轻快,一如他手中的黑白琴键。站在你面前,不同于微博上的时尚潮男,艺术家气质立现——他是李云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钢琴王子”。
今年,李云迪在中国30个城市启动了他的钢琴独奏音乐会巡演,他称之为“李云迪中国钢琴梦”。
从《回娘家》到少年得志的钢琴家
提起李云迪,人们总会想起13年前的肖邦国际钢琴大赛中,那个18岁一战成名的少年。李云迪成为该项大赛历史上最年轻的金奖得主和首位唯一获此殊荣的中国人。他也因完美地诠释肖邦音乐,以及自身的独特气质,被人称为“钢琴王子”。
李云迪的成功,曾被喻为中国钢琴本土教育的奇迹。在中国,有近5000万的琴童,成为钢琴家是多少孩子从小的梦想。这么多年来,李云迪的成功,仍给了他们以巨大的鼓励。
在李云迪纪录电影《新浪漫主义》中,母亲讲述云迪自小最爱唱朱明瑛的歌曲《回娘家》;手风琴老师发现,云迪的演奏真实而充满感性。天赋也许是敲开成功之门的钥匙,但对于今天已经是职业钢琴家的李云迪而言,每天保持4到5个小时的练琴生活,钢琴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
“我生命的头30年,是梦想从诞生到初步实现,然后再慢慢实现的过程。”李云迪说,“我属于‘80后’,我们这一代人伴着祖国的快速发展而成长,有很大的空间和环境可以去自由发挥。走上职业演奏家道路之后,梦想也在一步步地变得更大、更具体,‘中国钢琴梦’的设想,也是我推广古典音乐梦想逐步实现的过程。”
2013年,曾经的钢琴王子回到祖国,开启他“中国钢琴梦”的全国巡演。80天,30场音乐会,影响数以亿计的观众。除覆盖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外,还深入到中国的二、三线城市,旨在将古典音乐传播到大江南北,使古典音乐与钢琴艺术被更多的中国大众所认识和喜爱。
“失去的是青春岁月吧,开玩笑的。在钢琴艺术上我觉得没有什么失去的。”谈起自己人生头三十年的钢琴之路,李云迪没有任何遗憾。
曾经被质疑,只会演奏肖邦?
“确实,我是通过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走上了职业钢琴家的道路,我演奏的肖邦作品受到了肯定。”李云迪说。
任何成功者都是需要经过考验,对于这样一个少年成名的钢琴家而言,这种考验来得更迅速、更有冲击力。
“但其实,我并不是只会演奏肖邦作品。我曾经录制过李斯特、普罗科菲耶夫等作曲家的作品,现场演奏没有录制过的作曲家作品更多。”李云迪坦言,“遇到质疑,我也低落彷徨甚至怀疑过自己。我认为,人的一生很短暂,不可能同时做很多事还能做到最好。我热爱肖邦,我愿意用我的一生去研究肖邦的作品,触摸肖邦的灵魂。”
进入而立之年,李云迪选择演绎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在这个阶段录制贝多芬作品是一个再自然不过的进步。随着阅历的增广,对音乐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大家都知道我热爱音乐中的浪漫主义时期,但我想通过演绎贝多芬,展示一种别样的浪漫主义。”
钢琴被称为“指尖上的艺术”,炫技与抒情哪个更重要?这位钟情于古典和浪漫派音乐作品的年轻钢琴家认为,两者是并存的。“好的艺术感受需要技巧去支持,但是在技巧支持的过程当中,也不是以技巧作为纯目的的。音乐是一个感性的表达基础,必须是出于自然和发自内心的状态。作为音乐家来讲,应该平衡好这两种状态。”
微博红人、商演曝光,是艺术家还是明星?
近几年,一连三年在央视春晚上亮相,新浪微博上千万粉丝追捧的微博红人……时尚的造型、商业的包装、与粉丝的互动,人们发现,李云迪再不仅仅是音乐厅上高端大气的音乐家,而更像位炙手可热的明星。
“我一直是孤独的,因为每天面对的都是黑白琴键,然后是乐谱、音乐厅……但是这个路程当中,有这么多的人相伴支持,亲人朋友和祖国,他们是我坚持梦想的一个很重要因素,也给了我推动古典音乐的工作带来希望。”
然而,任何艺术家都需要面对艺术与商业的博弈,没有销量和市场,艺术家也会生存堪忧。“我始终坚持艺术的纯粹。我觉得商业和艺术之间处理好了就不是冲突,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两方面。艺术家需要商业来支持,但同时也要保留艺术的纯粹。这需要艺术家本人做好平衡,我相信我能做得很好。浮华喧嚣是现世,但艺术家还是应该抱有一颗纯粹的对音乐艺术的赤子之心。”
“我是古典钢琴家,我确定我会坚守古典音乐的领地,我始终是古典钢琴家。”
李云迪:我始终是古典钢琴家
信息来源:iiippp.com 时间: 2013-10-11 浏览次数:998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钢琴网证实,仅供您参考